3月11日,記者從多個區縣獲悉,當下我市各大賞花景區已花開成海,賞花遊市場供需兩旺,促進文旅市場強勁復甦。 [詳細]
日前,萬州區林業局傳來消息,為保護三峽庫區水環境,預計在5月前,1192畝近10萬株中山杉即可紮根在大周鎮、黃柏鄉和百安壩街道的消落區。
城口縣教育部門近年來以“紅色城口·多彩教育”為發展理念,目前已創建特色學校國家級4所、市級7所、縣級20餘所。
進入3月以來,潼南區農資、農機市場車流、人流日漸增多,農户們開始購買農資、農機配件、春播種子等,潼南春耕備耕拉開序幕。
3月16日,商務部培訓中心特邀講師周鑑斌一行與忠縣美健達食品有限公司開展座談會,就產品研發、品牌營銷、渠道整合等內容展開交流。
連日來,在石柱縣三星鄉石星村高興組的大梁子梯田,村民們忙碌着墾荒、翻田,呈現出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拉開了做大做強特色產業的帷幕。
武隆區去年利用農村公路建設資金,把這條原本的“斷頭路”修通到江邊,並把泥石路加寬改造為水泥路。
近日,墊江縣沙坪鎮李白大觀園3000畝油菜花田進入盛花期,孩子們在花田間放風箏,也放飛着夢想和美好。
近日,在豐都縣青龍鄉青天村茶樹種植基地,成片的茶葉綠意盎然,村民正在清理茶樹之間的雜草防治病蟲害,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
近日,重慶市農業農村委發佈消息,為有效遏制耕地撂荒,充分挖掘保供潛力,重慶市日前出台了《統籌利用撂荒地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實施方案》。
一年之計在於春。連日來,重慶市梁平區氣温逐漸回暖,各地陸續進入春耕備耕階段,處處呈現出人勤春早的勞動畫面。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眼下正值茶葉採摘的時節,重慶市奉節縣開始進入了春茶採摘季,在五馬茶場,千畝茶葉已吐出新芽、芳香四溢。
近日,在江津區西湖鎮關勝村竹房灣水果股份合作社的梨園內,星星點點的花朵匯成百畝“雪海”,吸引了不少周邊羣眾前來觀賞打卡。
近日,在重慶市酉陽縣塗市鎮桃魚村,40多名村民正忙着整理田塊,為水稻育苗、栽種做好準備。
近年來,為了築牢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屏障,加快建設“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我市是全國較早啓動實施林長制試點的地方,取得了較好的試點成效。
五和村曾是國家級貧困村,在周冬勤帶領下,村民們通過發展“五和果、五和魚、五和菜”,逐步脱貧致富。
近日,從國家級重慶(榮昌)生豬交易市場傳出消息,榮昌豬及豬肉製品研發中心有望今年8月建成投用。
3月10日,在重慶石柱電商產業園內,商務部培訓中心特聘講師周鑑斌來到現場,面對面為重慶市石柱縣農業企業“問診把脈開藥方”。
10日,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開州區長沙鎮齊聖村黨委書記熊尚兵,説起今後的鄉村振興工作,他説:“我們還有不少事要做,耽誤不得。”
10日,巫溪縣漁沙村剛下完一場小雨,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村第一書記劉吉振到田間地頭瞭解村民的辣椒種植情況,鞋面和褲腳早已沾滿泥點。
近日,榮昌在全市首推的生豬“保險+期貨”項目——“生豬期貨價格保險”落地見效,投保養殖企業本週內可獲得6萬餘元的真金白銀賠付。
“真沒想到,我們也可以在家門口收快遞了,而且送貨還這麼快。”3月8日,家住下莊村的周紅,收到了兩天前在網上下單的一套護膚品。
去年起,我市啓動實施了“兩岸青山·千里林帶”建設,已落實完成巫山、奉節、雲陽、萬州等6個區縣試點示範建設任務,進一步扮靚了長江母親河。
經過努力,石壕鎮建起了梨園耳機加工車間、萬隆方竹筍加工車間、響水水稻加工車間三個“扶貧車間”,成為不少脱貧户的穩定收入來源。
近年來,巫山在全縣22個鄉鎮135個村栽種了23.5萬畝脆李。通過規模化、標準化管理,巫山脆李品質不斷提升,銷往到北京、上海等地區。
如今,楊雲剛的蜂箱已發展到160桶,他經常在養蜂基地舉辦“田間課堂”向村民傳授養蜂知識,帶動了全村30餘名村民養蜂。
桂香村距離梁平城區40多公里,溝深坡陡,曾是梁平區脱貧攻堅的一塊“硬骨頭”,整個村子房屋破敗,人員外流。
暖春二月,山城處處生機盎然,滿目皆是美景。走進山野鄉村,粉的櫻花、白的李花、黃的油菜花在田間枝頭熱鬧地綻放。
3月5日,城口縣最北端的北屏鄉,“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鄉財政辦工作人員張瑞月正在核對跨年度實施的扶貧項目資金使用情況。
大足將做大做強優質糧油菜、芳香、黑山羊等主導產業,擦亮“大足硒鍶”品牌,以產業振興引領帶動鄉村振興。
從過去家徒四壁,到如今年收入達20萬元,豐都縣十直鎮秦榜溝村村民付體碧做夢也想不到,她的生活會發生如此大的變化。
3月5日,由潼南區委、區政府主辦的“消費扶貧周”系列活動在中國西部消費扶貧中心正式開幕。
從事扶貧工作21年,萬州區扶貧開發辦公室綜合科科長傅飛丁從“八七扶貧攻堅”時的一名新兵,歷練成了見證脱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名老兵。
3月3日一大早,全國脱貧攻堅先進個人、黔江區金溪鎮山坳村駐村第一書記劉昶,來到一組村民任淆章家中擺起了龍門陣。
8日,永川區大安街道組織村婦女幹部、街道婦女幹部、婦女之友代表等70餘名巾幗志願者,走進花果山村茶葉種植基地,開展“春耕助產活動。
“鐵馬,鐵馬,張家缺糧李家缺瓦,外地姑娘都看不起村裏的娃。”這是大足區寶頂鎮鐵馬村曾流行的一順口溜,也是該村過去的真實寫照。
3月3日,記者從巫山縣獲悉,第三屆長江三峽(巫山)李花節暨三峽李院開園儀式將於3月6日開幕。屆時,萬畝李花將在三峽兩岸,靜候遊客觀賞。
近年來,通過不斷髮展、優化,全縣柑橘產業已達到9萬餘畝,涉及龍孔、保合、名山等19個鄉鎮(街道)。
西郊綠道是銅梁區近年來在大力推動鄉村振興中,推動城鄉融合發展的生動實踐。
鄉村越美,人氣越旺。又到春暖花開的時節,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房前屋後綠樹成蔭、鮮花搖曳,吸引了不少遊客賞花、看景。